Sunday, 17 December 2006
A03. 我為何移民英國 Why I Immigrated To The UK
中共是抱持唯物主義, 並不信神, 排斥任何宗教的政黨, 無法瞭解耶教精神信仰對人生價值的改變和提升。 ck雖然身懷絕症, 但當醫生告知可能只得一兩個月命的時候, ck處之泰然, 情緒毫無波動, 因為 CK 是基督教徒, 篤信主耶穌, 死亡只不過是主懷安息 , 與主同在,是基督徒終極的 目的,何懼之有? 耶教信仰給ck無限的信心和平安, 是任何其他 東西都沒有法代替的。
美國也是耶教國家, 警察們也篤信基督, 大愛包容, 與抗議者擁抱流淚, 一同禱告, 這是興高采烈,幸災樂禍 的藍絲們,所不會了解 和不會報導的。
[10:31 am, 25/09/2020] CK (Chun): 「專制主義」Despotism,指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在行政層面使用所謂獨裁的管治形式。通常情況下,「統治者」擁有絕對權力或支配力,但不代表權力不受限制。
「專制主義」多指政治專制,但有時也指「經濟專制」、「文化專制」等其他方面。「政治專制」包含「君主專政」、「宗教專政」、「一黨專政」、「軍事專政」等多種形式。但對於諸如此類的簡單分類在世界上仍有爭議,且使用「專制主義」無法準確描述一個國家的政府形式或行政機關的性質。
[11:04 am, 25/09/2020] CK (Chun): 「威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 是「一種政體」或「意識形態」。奉行該主義的人認為政府應要求民眾絕對服從其權威,並限制個人的思想跟言論和行為自由,將「權力集中」於「單一領袖」或「小撮精英」,便是「威權主義」。
「威權領導者」時常「任意行使權力」而「不考慮」或「利用現有法律」去「擴大權力」,「公民」也通常無法透過「自由競爭」的「選舉」來替換之。「權力爭奪」與統治集團的「自由競爭」,是「有限」或「不存在」的。廣義上來說,威權國家包括缺乏「公民自由」的國家,例如「宗教自由」,或者在「自由選舉」後至少一次「政府」和「反對派」沒有「權力交替」的國家。
[11:35 am, 25/09/2020] CK (Chun): 倫敦的陷落對「國王約翰」來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明白當時的唯一出路是安排和平談判。6月10日,「英格蘭」的封建貴族在倫敦聚集,挾持「英格蘭國王約翰」。這些貴族提出一份清單,列出他們的要求,「約翰」勢不能擋,寡不敵眾,在不情願之下,無奈被迫贊成貴族提出的《男爵法案》Articles of the Barons。我們知道清單上的要求是什麼,因為這份文件仍然存在,它就收藏在「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 內。
[11:58 am, 25/09/2020] CK (Chun): 6月15日「約翰」在《男爵法案》蓋上「皇室蓋章」,貴族在4日後(6月19日)重申效忠約翰」。最後「皇室秘書」將「國王」與「貴族」間的協議正式成立,即成為最初的《大憲章》,並將副本抄送至各地,由指定的皇室官員及主教保存。
[0:04 pm, 25/09/2020] CK (Chun): 《男爵法案》是絕對獨特的文件,它是1215年的一個清單,詳列對國王的不滿和要求的改變。事實上,1215年6 月這個清單也出現在談判的主要參與者手上。不過,這份文件在什麼時候寫成和蓋章已經難以確定它大約是A4樣式大小的一張紙,以「拉丁文」書寫,字跡清楚,兩邊有空白留邊,字體很小,大約有七、八十行。最後是「國王蓋章」。
[0:14 pm, 25/09/2020] CK (Chun): 《男爵法案》是絕對獨特的文件,它是1215年的一個清單,詳列對國王的不滿和要求的改變。事實上,1215年6 月這個清單也出現在談判的主要參與者手上。不過,這份文件在什麼時候寫成和蓋章已經難以確定它大約是A4樣式大小的一張紙,以「拉丁文」書寫,字跡清楚,兩邊有空白留邊,字體很小,大約有七、八十行。最後是「國王蓋章」。
1215年的《大
[0:16 pm, 25/09/2020] CK (Chun): 1215年約翰國王與反叛貴族簽署的和平協議是用拉丁文在獸皮上書寫的。它在1217年重新發表時更名為「大憲章」。
儘管約翰國王與他的男爵們的緊張關係在1215年達到沸點,但其根源可以追述到更早的時候。大憲章誕生時代的巨大社會動蕩可以說是從1199年4月開始的,當時人稱獅心王的英格蘭國王理查德在圍困法國的一座城堡時死於弩傷。他的死使得他的弟弟繼承王位,新國王就是被很多人視為史上最糟君主的約翰國王。
東英吉利大學中世紀歷史教授尼古拉斯•文森特(Nicholas Vincent)說:「約翰國王繼位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約翰年輕時有一群朋友,他在理查二世和亨利一世的宮廷裏混了20年。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家族,擁有巨大財富和領地。但是在他當國王后,他拋棄了大多數年輕時代的朋友。這就成了他後來被一次又一次印證的東西,那就是他是一個靠不住的人。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身邊的人都不一定是他的朋友。他一有機會就會拋棄一個人,啟用另一個人。」
英王約翰在十三世紀初即位之後,一連串的事件令英格蘭的封建貴族起來反抗他,並要求限制絕對的王權。
首先是他奪得王位的手法遭人非議,前任英王獅心王理查德在1199年死後無子,出現兩名繼承人,即理查德的侄子亞瑟,和理查德的弟弟約翰。約翰將他的對手,亦即他的侄子阿瑟囚禁,之後阿瑟便失去音訊。很多人認為約翰暗殺了亞瑟以取得王位。
[0:16 pm, 25/09/2020] CK (Chun): 在距離溫莎幾英里遠的泰晤士河岸的一片濕地被形容是現代民主的誕生地。它的名字叫蘭尼美德(Runnymede)。
1215年6月的一天,數十名騎馬的男子來到這個地點。當時,一群反叛貴族與英格蘭的約翰國王見面,以便討論他們之間的分歧。
會談的結果是一項和平協議,約翰國王被迫贊成反叛貴族提出的「男爵法案」(Articles of the Barons)。
6月15日,約翰國王在蘭尼美德為法案蓋上王室的印章,反叛貴族們在4天後重新效忠約翰。
這份協議塑造了世界各地的司法體系、民主,甚至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自由。這就是被後人稱之為的「大憲章」(Magna Carta)。
雖然第一次發佈的大憲章只維持了數星期,但是約翰國王死後的多次重新發佈,使它成為了永久的法律;大憲章也成為了日後英國政治秩序的基石,不少日後編成的政府憲法,包括美國憲法,都是起源自大憲章。它被視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
大憲章第63條應對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問題。它是一個範圍廣泛的法律文件。它維護了教會的自由,強調對個人自由的尊重,確保倫敦的自由,其他城市的自由,甚至連泰晤士河裏的魚偃這樣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也管到了。
要進一步了解大憲章給英國和英國以外的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世紀英國充滿動蕩的政治版圖。
[0:49 pm, 25/09/2020] CK (Chun): 在距離溫莎幾英里遠的泰晤士河岸的一片濕地被形容是現代民主的誕生地。它的名字叫蘭尼美德(Runnymede)。
1215年6月的一天,數十名騎馬的男子來到這個地點。當時,一群反叛貴族與英格蘭的約翰國王見面,以便討論他們之間的分歧。
會談的結果是一項和平協議,約翰國王被迫贊成反叛貴族提出的「男爵法案」(Articles of the Barons)。
6月15日,約翰國王在蘭尼美德為法案蓋上王室的印章,反叛貴族們在4天後重新效忠約翰。
這份協議塑造了世界各地的司法體系、民主,甚至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自由。這就是被後人稱之為的「大憲章」(Magna Carta)。
雖然第一次發佈的大憲章只維持了數星期,但是約翰國王死後的多次重新發佈,使它成為了永久的法律;大憲章也成為了日後英國政治秩序的基石,不少日後編成的政府憲法,包括美國憲法,都是起源自大憲章。它被視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
大憲章第63條應對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問題。它是一個範圍廣泛的法律文件。它維護了教會的自由,強調對個人自由的尊重,確保倫敦的自由,其他城市的自由,甚至連泰晤士河裏的魚偃這樣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也管到了。
要進一步了解大憲章給英國和英國以外的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世紀英國充滿動蕩的政治版圖。
[2:56 pm, 25/09/2020] CK (Chun): 「英皇約翰」無意接受《大憲章》的約束,他是在武力之下才被迫在文件上簽署,特別是第六十一條幾乎褫奪了國王所有的權力。就在貴族離開倫敦,各自返回封地之後,「約翰」立即宣佈廢棄《大憲章》,「教宗」亦訓斥《大憲章》為「亨利三世」以「武力」及「恐懼」,「強加」於國王的「無恥條款」,教宗否定了任何貴族對權力的要求,又稱這樣做破壞了國王的尊嚴,第一次諸侯戰爭因此而爆發。
[2:58 pm, 25/09/2020] CK (Chun): 在那個時代的英國,國王與貴族間的關係非常緊張,國王擁有很大的權力,他有權向男爵們征收巨額遺產稅,控制男爵的財產等等,這都引起巨大的爭議。但影響國王與貴族關係的不光是徵稅問題。國王還干預司法系統,拖延立法,如果他不喜歡誰就可以在沒有經過任何司法程序的情況下沒收他的財產。所以,不光是錢的問題,國王可以不經審判地對付貴族讓人感到不滿。
[5:45 pm, 26/09/2020] CK (Chun): 星加坡就是其中一個「威權政府」。他有反對黨,一人一票的全民選舉。可是,政府對反對黨打壓,不斷用「法律」起訴反對黨的黨員,若有哪一個地區的議席,被反對黨員得勝市政府便會把該地區停水、停電。所以人民便不會投票給反對黨的黨員。
另一方面,它又實施嚴刑峻法。因為「口香糖」的餘渣,被人民丟在地上,很難清理。於是索性全國禁止吃「口香糖」。星加坡懲罰人民的罰則多多,所以暱名叫「罰款之國」A Fine Country。
[5:45 pm, 26/09/2020] CK (Chun): 以教立國
[5:55 pm, 26/09/2020] CK (Chun): 今天的美國是一個充滿無神論和世俗主義的社會,所有美國的教科書都致力將基督教對美國立國的影響遮蓋。
其實,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憲法都充滿基督教的精神,美國的開國先賢中大部份是基督徒,即使不是基督徒者也深受基督教信仰影響,所以美國的根源是基督教的信仰和聖經的理念,是不可抹煞的事實。
此外,美國的憲法保障人權至上,所以國策基本上,沒有受基督教太大的影響,是比較寬鬆的「以教立國」的國家。
[6:09 pm, 26/09/2020] CK (Chun): 「以教立國」,是指由國家確立的「特定宗教」設為「國法」。擁有「國教」的國家並非一定是「神權國家」,也不代表「政府」一定受到「國教」控制。
國家或政府在當代社會中對公民施加國教影響的程度差別很大,從以「可蘭經」為法的沙特阿拉伯、伊朗,到以「聖經」精神為法的丹麥、英格蘭、蘇格蘭、挪威、冰島和希臘,基督教的最低度影響或根本沒有影響。
[6:20 pm, 26/09/2020] CK (Chun): 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將「佛教」確立為「國教」,例如泰國和柬埔寨。而歐洲地區的很多國家則把「基督教」的某個宗派確立為國教,如「天主教」、「新教」及「東正教」。
阿拉伯國家,如沙地阿拉伯和伊朗,則把「伊斯蘭教」確立為國教。「教主」的「行政權力」,比「總統」還要大。
日本在江戶時代,規定每戶家庭都必須歸屬在日本佛教某宗派之下,成為寺院的檀越,稱「寺檀制度」。
帝國時期則實施「國家神道」,將「神道」定為國民共通的信仰。實際上日本政府的這兩次行為,相當於訂定「佛教」與「神道」定為「國教」。
在「宗教改革」及「啟蒙運動」後,現代的「世俗國家」多實行「政教分離」,「官方宗教」不再支配「政府」。在「宗教自由」的保障和「世界人權宣言」下,做為「公民權利」,人們可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宗教信仰。
同樣的,各種宗教也不再受政府支配。正是出於這個理由,基督新教提出了政教分離的概念,並且在世界各地大力推廣。
全世界以憲法或其他法律條文規定基督宗教為國教的有英格蘭、丹麥、冰島、希臘等國家,但保障宗教自由。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的有伊朗、敘利亞、沙特阿拉伯等多數中東阿拉伯國家及亞洲的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憲法中規定伊斯蘭教為官方宗教而非國教,但國內仍然有伊斯蘭教國與世俗國家的爭議,而國內保障宗教自由)。規定佛教為國教的有不丹、柬埔寨等國家。這三個宗教也常被合稱為世界三大宗教。政教合一強制人民信奉國教(伊斯蘭教)的有沙特阿拉伯。
另外,雖強調宗教自由及政教分離,但許多國家如美國,以新教為主流歷史傳統,信奉基督教人口佔多數,故基督教在某些重要傳統儀式及制度設計上仍有特殊地位;土耳其在公立學校會推廣伊斯蘭教義,又如以色列的猶太教、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雖然沒有法定國教地位,但由於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聯繫,影響遍及大眾生活、政治等領域,都可視為一種隱性的國教。
[6:47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的國家,超過23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的教會可分為「基督教」Christian、「新教」Protestantism、以及「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 。
[6:52 pm, 27/09/2020] CK (Chun): 「伊斯蘭教」是僅次於「基督教」的宗教,擁有超過18億信徒,佔據世界人口超過23%。
[7:04 pm, 27/09/2020] CK (Chun):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即現今尼泊爾和印度邊界間靠近尼泊爾,王室太子悉達多於35歲修道成爲釋迦牟尼佛後,在約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的「苦、集、滅、道」的教導內容,因緣轉趨為「宗教化」,為現代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對於世界上,尤其是東亞、中南半島文化具有深刻的影響,此外在中亞、南亞和南洋群島地區的文化曾具有廣泛的影響,現正在向歐洲、非洲、北美洲發展。
佛教經歷史發展,通過南、北兩條傳播途徑,現代存在南傳「上座部」佛教、北傳「大乘佛教」兩條支脈,其中「大乘佛教」又分為「顯宗」和「密宗」。
[7:09 pm, 27/09/2020] CK (Chun): 世界上的佛教徒大約有 5.35億 ,佔世界總人口的10%。
中國是「佛教徒」最多的國家,大約有2.44 億名「佛教徒」,佔中國總人口的18.2%。
中國的佛教徒大都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也是「信徒最多」的「佛教教派」,「超過一半」的「佛教徒」是「大乘佛教」信徒。
信徒數第二多的流派是「上座部」佛教。「密宗」的信徒數目排名第三,也是「信徒最少」的一派。
[7:20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原是以傳揚「耶穌」所留下之福音,認為「耶穌」即是「基督」、「聖子」與「救世主」,並承繼「猶太教」經典及信仰背景的一神教。起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耶穌」所傳揚「福音」及其「事蹟」,節錄為《新約聖經》,並合併「猶太教聖經」為「舊約聖經」,整合成「聖經全書」做為其「宗教經典」,其中以「新約聖經」為「最高」信徒生活及行為指引,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基督教會」。
[7:25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在2015年,有23億人口。該信仰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的教會可分為基督教會、新教、以及東正教教堂。 [1][2]其中最大的基督教教派是基督教會,有12億信徒。
[7:26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雖起源於中東,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西方國家自地理大發現以來對世界經濟及文化發展上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全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2012年的研究估計全球約31.5%的人口信仰基督教,信徒人口逾21.7億人,為世上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人數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各別信徒數目達2.4億與1.7億人[4][5],東歐國家主要信仰發源於東羅馬帝國傳統的東正教,然而現代土耳其已經伊斯蘭化,前蘇聯國家則因為共產主義影響東正教,至今尚在逐漸恢復。
[10:41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宗教,超過23億人口,佔信仰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基督教」的「
教會」可分為「基督教」、「新教」、以及「東正教」。
[10:51 pm, 27/09/2020] CK (Chun): 」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宗教,超過23億人口,佔信仰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基督教」的「教會」可分為「基督教」Christianit
。「東正教g」Easte
rn Orthodox 。
[11:05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宗教,超過23億人口,佔信仰世界的三分之一。
「基督教」的「教會」,可分為「基督教」Christianity
、「東正教g」「
ste
rn Orthodox 。n
[0:14 pm, 28/09/2020] CK (Chun): Martin Luther (馬丁·路德)
[0:15 pm, 28/09/2020] CK (Chun): 馬丁·路德(德語: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德意志神學家、哲學家,原為神聖羅馬帝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的宗教改革[1] 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聖座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維滕貝格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良十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聖座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
[0:28 pm, 28/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成立之初「耶穌」已經為世人殉道,首任主教,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 13日當選[9]。
[0:39 pm, 28/09/2020] CK (Chun): 教宗(拉丁語:Papa),或譯教皇[2] [3](漢語圈教外者[4] [5] [6],韓國[7],日本[8],越南沿用之),是 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 13日當選[9]。
[0:40 pm, 28/09/2020] CK (Chun): 教宗[jiàozōng]
[1]泛中國地區通常把它和明末清初葡萄牙商人,傳道士在與本國政府進行的活動時使用的外交禮節稱為“羅馬教皇”( [2]教宗與教皇同人,但並非並非一個概念。教宗一詞見於早期基督教時期的基督教會內部,是基督徒對宗教領袖的愛稱 [3]天主教會使用“教宗”為中文譯名,中國大陸非天主教人士,以及日本和韓國則稱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皇為方濟 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中文名
教宗
[0:50 pm, 28/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成立之初「耶穌」已經被釘上「十字架」,流寶血為世人殉道。基督教的創教者,便是耶穌十二門徒之首 「聖彼得」Saint Peter,其時被稱為羅馬「天主教」,「聖彼得」便是「教宗」Papa,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 13日當選[9]。
[5:43 pm, 28/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成立之初「耶穌」已經被釘上「十字架」,流寶血為世人殉道。基督教的創教者,便是耶穌十二門徒之首 「聖彼得」Saint Peter,其時被稱為羅馬「天主教」,「聖彼得」便是「教宗」Papa,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彼得」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 13日當選[9]。
[5:46 pm, 28/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成立之初「耶穌」已經被釘上「十字架」,流寶血為世人殉道。基督教的創教者,便是耶穌十二門徒之首 「聖彼得」Saint Peter,其時被稱為羅馬「天主教」,「聖彼得」便是「教宗」Papa,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彼得」之位的後繼者,經過2000多年的承傳,至今已到了266任。
[10:10 pm, 28/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成立之初「耶穌」已經被釘上「十字架」,流寶血為世人殉道。基督教的創教者,便是耶穌十二門徒之首 「聖彼得」Saint Peter,其時被稱為羅馬「天主教」,「聖彼得」便是「教宗」Papa,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彼得」之位的後繼者,經過2000多年的承傳,至今已到了266任。
[0:25 am, 02/10/2020] CK (Chun): 世俗化
[0:29 am, 02/10/2020] CK (Chun): 世俗化(Secularization)是西方宗教社會學提出來的理論概念,拼音是shìsúhuà。主要用來形容在現代社會發生的一種變化,即宗教逐步由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某些和深遠 影響退縮到一個相對獨立的宗教領域裡,政治,經濟,文化等尺度逐漸消除宗教色彩。
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用除魅(discenantment)來形容現代生活的理性化,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幹同時他不同的作品中一再提出現代社會世俗化的趨勢,他認為神聖性 跟機械連帶的社會控制機制在現代工業主體,個人主義盛行的社會中正統到侵蝕挑戰,必須尋找新的社會共識與神聖性。
中文名
世俗化
這份由坎特伯雷總教區總主教史蒂芬·朗頓起草的《大憲章》乃封建貴族用來對抗英國國王(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約翰)權力的封建權利保障協議。
訂立《大憲章》的主因是教宗、英王約翰及封建貴族對王室權力出現意見分歧。《大憲章》要求王室放棄部分權力,保護教會的權力,尊重司法過程,接受王權受法律的限制。《大憲章》是英格蘭議會接收國王行政及立法權的端點。
約翰死後,亨利三世的攝政政府為了爭取支持,在刪除了一些比較極端的條款後,於1216年重新頒布了《大憲章》。到1217年第一次諸侯戰爭結束時,亨利三世頒布的《大憲章》成為了停戰協議的一部分。
1225年,由於資金匱乏,亨利再次頒布了《大憲章》,以此換取徵收新稅的權力。亨利三世的兒子愛德華一世在1297年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愛德華一世確認了《大憲章》是英格蘭成文法的一部分。
[10:31 am, 25/09/2020] CK (Chun): 「專制主義」Despotism,指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在行政層面使用所謂獨裁的管治形式。通常情況下,「統治者」擁有絕對權力或支配力,但不代表權力不受限制。
「專制主義」多指政治專制,但有時也指「經濟專制」、「文化專制」等其他方面。「政治專制」包含「君主專政」、「宗教專政」、「一黨專政」、「軍事專政」等多種形式。但對於諸如此類的簡單分類在世界上仍有爭議,且使用「專制主義」無法準確描述一個國家的政府形式或行政機關的性質。
[11:04 am, 25/09/2020] CK (Chun): 「威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 是「一種政體」或「意識形態」。奉行該主義的人認為政府應要求民眾絕對服從其權威,並限制個人的思想跟言論和行為自由,將「權力集中」於「單一領袖」或「小撮精英」,便是「威權主義」。
「威權領導者」時常「任意行使權力」而「不考慮」或「利用現有法律」去「擴大權力」,「公民」也通常無法透過「自由競爭」的「選舉」來替換之。「權力爭奪」與統治集團的「自由競爭」,是「有限」或「不存在」的。廣義上來說,威權國家包括缺乏「公民自由」的國家,例如「宗教自由」,或者在「自由選舉」後至少一次「政府」和「反對派」沒有「權力交替」的國家。
[11:35 am, 25/09/2020] CK (Chun): 倫敦的陷落對「國王約翰」來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明白當時的唯一出路是安排和平談判。6月10日,「英格蘭」的封建貴族在倫敦聚集,挾持「英格蘭國王約翰」。這些貴族提出一份清單,列出他們的要求,「約翰」勢不能擋,寡不敵眾,在不情願之下,無奈被迫贊成貴族提出的《男爵法案》Articles of the Barons。我們知道清單上的要求是什麼,因為這份文件仍然存在,它就收藏在「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 內。
[11:58 am, 25/09/2020] CK (Chun): 6月15日「約翰」在《男爵法案》蓋上「皇室蓋章」,貴族在4日後(6月19日)重申效忠約翰」。最後「皇室秘書」將「國王」與「貴族」間的協議正式成立,即成為最初的《大憲章》,並將副本抄送至各地,由指定的皇室官員及主教保存。
[0:04 pm, 25/09/2020] CK (Chun): 《男爵法案》是絕對獨特的文件,它是1215年的一個清單,詳列對國王的不滿和要求的改變。事實上,1215年6 月這個清單也出現在談判的主要參與者手上。不過,這份文件在什麼時候寫成和蓋章已經難以確定它大約是A4樣式大小的一張紙,以「拉丁文」書寫,字跡清楚,兩邊有空白留邊,字體很小,大約有七、八十行。最後是「國王蓋章」。
[0:14 pm, 25/09/2020] CK (Chun): 《男爵法案》是絕對獨特的文件,它是1215年的一個清單,詳列對國王的不滿和要求的改變。事實上,1215年6 月這個清單也出現在談判的主要參與者手上。不過,這份文件在什麼時候寫成和蓋章已經難以確定它大約是A4樣式大小的一張紙,以「拉丁文」書寫,字跡清楚,兩邊有空白留邊,字體很小,大約有七、八十行。最後是「國王蓋章」。
1215年的《大
[0:16 pm, 25/09/2020] CK (Chun): 1215年約翰國王與反叛貴族簽署的和平協議是用拉丁文在獸皮上書寫的。它在1217年重新發表時更名為「大憲章」。
儘管約翰國王與他的男爵們的緊張關係在1215年達到沸點,但其根源可以追述到更早的時候。大憲章誕生時代的巨大社會動蕩可以說是從1199年4月開始的,當時人稱獅心王的英格蘭國王理查德在圍困法國的一座城堡時死於弩傷。他的死使得他的弟弟繼承王位,新國王就是被很多人視為史上最糟君主的約翰國王。
東英吉利大學中世紀歷史教授尼古拉斯•文森特(Nicholas Vincent)說:「約翰國王繼位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約翰年輕時有一群朋友,他在理查二世和亨利一世的宮廷裏混了20年。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家族,擁有巨大財富和領地。但是在他當國王后,他拋棄了大多數年輕時代的朋友。這就成了他後來被一次又一次印證的東西,那就是他是一個靠不住的人。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身邊的人都不一定是他的朋友。他一有機會就會拋棄一個人,啟用另一個人。」
英王約翰在十三世紀初即位之後,一連串的事件令英格蘭的封建貴族起來反抗他,並要求限制絕對的王權。
首先是他奪得王位的手法遭人非議,前任英王獅心王理查德在1199年死後無子,出現兩名繼承人,即理查德的侄子亞瑟,和理查德的弟弟約翰。約翰將他的對手,亦即他的侄子阿瑟囚禁,之後阿瑟便失去音訊。很多人認為約翰暗殺了亞瑟以取得王位。
[0:16 pm, 25/09/2020] CK (Chun): 在距離溫莎幾英里遠的泰晤士河岸的一片濕地被形容是現代民主的誕生地。它的名字叫蘭尼美德(Runnymede)。
1215年6月的一天,數十名騎馬的男子來到這個地點。當時,一群反叛貴族與英格蘭的約翰國王見面,以便討論他們之間的分歧。
會談的結果是一項和平協議,約翰國王被迫贊成反叛貴族提出的「男爵法案」(Articles of the Barons)。
6月15日,約翰國王在蘭尼美德為法案蓋上王室的印章,反叛貴族們在4天後重新效忠約翰。
這份協議塑造了世界各地的司法體系、民主,甚至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自由。這就是被後人稱之為的「大憲章」(Magna Carta)。
雖然第一次發佈的大憲章只維持了數星期,但是約翰國王死後的多次重新發佈,使它成為了永久的法律;大憲章也成為了日後英國政治秩序的基石,不少日後編成的政府憲法,包括美國憲法,都是起源自大憲章。它被視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
大憲章第63條應對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問題。它是一個範圍廣泛的法律文件。它維護了教會的自由,強調對個人自由的尊重,確保倫敦的自由,其他城市的自由,甚至連泰晤士河裏的魚偃這樣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也管到了。
要進一步了解大憲章給英國和英國以外的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世紀英國充滿動蕩的政治版圖。
[0:49 pm, 25/09/2020] CK (Chun): 在距離溫莎幾英里遠的泰晤士河岸的一片濕地被形容是現代民主的誕生地。它的名字叫蘭尼美德(Runnymede)。
1215年6月的一天,數十名騎馬的男子來到這個地點。當時,一群反叛貴族與英格蘭的約翰國王見面,以便討論他們之間的分歧。
會談的結果是一項和平協議,約翰國王被迫贊成反叛貴族提出的「男爵法案」(Articles of the Barons)。
6月15日,約翰國王在蘭尼美德為法案蓋上王室的印章,反叛貴族們在4天後重新效忠約翰。
這份協議塑造了世界各地的司法體系、民主,甚至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自由。這就是被後人稱之為的「大憲章」(Magna Carta)。
雖然第一次發佈的大憲章只維持了數星期,但是約翰國王死後的多次重新發佈,使它成為了永久的法律;大憲章也成為了日後英國政治秩序的基石,不少日後編成的政府憲法,包括美國憲法,都是起源自大憲章。它被視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
大憲章第63條應對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問題。它是一個範圍廣泛的法律文件。它維護了教會的自由,強調對個人自由的尊重,確保倫敦的自由,其他城市的自由,甚至連泰晤士河裏的魚偃這樣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也管到了。
要進一步了解大憲章給英國和英國以外的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世紀英國充滿動蕩的政治版圖。
[2:56 pm, 25/09/2020] CK (Chun): 「英皇約翰」無意接受《大憲章》的約束,他是在武力之下才被迫在文件上簽署,特別是第六十一條幾乎褫奪了國王所有的權力。就在貴族離開倫敦,各自返回封地之後,「約翰」立即宣佈廢棄《大憲章》,「教宗」亦訓斥《大憲章》為「亨利三世」以「武力」及「恐懼」,「強加」於國王的「無恥條款」,教宗否定了任何貴族對權力的要求,又稱這樣做破壞了國王的尊嚴,第一次諸侯戰爭因此而爆發。
[2:58 pm, 25/09/2020] CK (Chun): 在那個時代的英國,國王與貴族間的關係非常緊張,國王擁有很大的權力,他有權向男爵們征收巨額遺產稅,控制男爵的財產等等,這都引起巨大的爭議。但影響國王與貴族關係的不光是徵稅問題。國王還干預司法系統,拖延立法,如果他不喜歡誰就可以在沒有經過任何司法程序的情況下沒收他的財產。所以,不光是錢的問題,國王可以不經審判地對付貴族讓人感到不滿。
[5:45 pm, 26/09/2020] CK (Chun): 星加坡就是其中一個「威權政府」。他有反對黨,一人一票的全民選舉。可是,政府對反對黨打壓,不斷用「法律」起訴反對黨的黨員,若有哪一個地區的議席,被反對黨員得勝市政府便會把該地區停水、停電。所以人民便不會投票給反對黨的黨員。
另一方面,它又實施嚴刑峻法。因為「口香糖」的餘渣,被人民丟在地上,很難清理。於是索性全國禁止吃「口香糖」。星加坡懲罰人民的罰則多多,所以暱名叫「罰款之國」A Fine Country。
[5:45 pm, 26/09/2020] CK (Chun): 以教立國
[5:55 pm, 26/09/2020] CK (Chun): 今天的美國是一個充滿無神論和世俗主義的社會,所有美國的教科書都致力將基督教對美國立國的影響遮蓋。
其實,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憲法都充滿基督教的精神,美國的開國先賢中大部份是基督徒,即使不是基督徒者也深受基督教信仰影響,所以美國的根源是基督教的信仰和聖經的理念,是不可抹煞的事實。
此外,美國的憲法保障人權至上,所以國策基本上,沒有受基督教太大的影響,是比較寬鬆的「以教立國」的國家。
[6:09 pm, 26/09/2020] CK (Chun): 「以教立國」,是指由國家確立的「特定宗教」設為「國法」。擁有「國教」的國家並非一定是「神權國家」,也不代表「政府」一定受到「國教」控制。
國家或政府在當代社會中對公民施加國教影響的程度差別很大,從以「可蘭經」為法的沙特阿拉伯、伊朗,到以「聖經」精神為法的丹麥、英格蘭、蘇格蘭、挪威、冰島和希臘,基督教的最低度影響或根本沒有影響。
[6:20 pm, 26/09/2020] CK (Chun): 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將「佛教」確立為「國教」,例如泰國和柬埔寨。而歐洲地區的很多國家則把「基督教」的某個宗派確立為國教,如「天主教」、「新教」及「東正教」。
阿拉伯國家,如沙地阿拉伯和伊朗,則把「伊斯蘭教」確立為國教。「教主」的「行政權力」,比「總統」還要大。
日本在江戶時代,規定每戶家庭都必須歸屬在日本佛教某宗派之下,成為寺院的檀越,稱「寺檀制度」。
帝國時期則實施「國家神道」,將「神道」定為國民共通的信仰。實際上日本政府的這兩次行為,相當於訂定「佛教」與「神道」定為「國教」。
在「宗教改革」及「啟蒙運動」後,現代的「世俗國家」多實行「政教分離」,「官方宗教」不再支配「政府」。在「宗教自由」的保障和「世界人權宣言」下,做為「公民權利」,人們可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宗教信仰。
同樣的,各種宗教也不再受政府支配。正是出於這個理由,基督新教提出了政教分離的概念,並且在世界各地大力推廣。
全世界以憲法或其他法律條文規定基督宗教為國教的有英格蘭、丹麥、冰島、希臘等國家,但保障宗教自由。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的有伊朗、敘利亞、沙特阿拉伯等多數中東阿拉伯國家及亞洲的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憲法中規定伊斯蘭教為官方宗教而非國教,但國內仍然有伊斯蘭教國與世俗國家的爭議,而國內保障宗教自由)。規定佛教為國教的有不丹、柬埔寨等國家。這三個宗教也常被合稱為世界三大宗教。政教合一強制人民信奉國教(伊斯蘭教)的有沙特阿拉伯。
另外,雖強調宗教自由及政教分離,但許多國家如美國,以新教為主流歷史傳統,信奉基督教人口佔多數,故基督教在某些重要傳統儀式及制度設計上仍有特殊地位;土耳其在公立學校會推廣伊斯蘭教義,又如以色列的猶太教、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雖然沒有法定國教地位,但由於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聯繫,影響遍及大眾生活、政治等領域,都可視為一種隱性的國教。
[6:47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的國家,超過23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的教會可分為「基督教」Christian、「新教」Protestantism、以及「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 。
[6:52 pm, 27/09/2020] CK (Chun): 「伊斯蘭教」是僅次於「基督教」的宗教,擁有超過18億信徒,佔據世界人口超過23%。
[7:04 pm, 27/09/2020] CK (Chun):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即現今尼泊爾和印度邊界間靠近尼泊爾,王室太子悉達多於35歲修道成爲釋迦牟尼佛後,在約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的「苦、集、滅、道」的教導內容,因緣轉趨為「宗教化」,為現代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對於世界上,尤其是東亞、中南半島文化具有深刻的影響,此外在中亞、南亞和南洋群島地區的文化曾具有廣泛的影響,現正在向歐洲、非洲、北美洲發展。
佛教經歷史發展,通過南、北兩條傳播途徑,現代存在南傳「上座部」佛教、北傳「大乘佛教」兩條支脈,其中「大乘佛教」又分為「顯宗」和「密宗」。
[7:09 pm, 27/09/2020] CK (Chun): 世界上的佛教徒大約有 5.35億 ,佔世界總人口的10%。
中國是「佛教徒」最多的國家,大約有2.44 億名「佛教徒」,佔中國總人口的18.2%。
中國的佛教徒大都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也是「信徒最多」的「佛教教派」,「超過一半」的「佛教徒」是「大乘佛教」信徒。
信徒數第二多的流派是「上座部」佛教。「密宗」的信徒數目排名第三,也是「信徒最少」的一派。
[7:20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原是以傳揚「耶穌」所留下之福音,認為「耶穌」即是「基督」、「聖子」與「救世主」,並承繼「猶太教」經典及信仰背景的一神教。起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耶穌」所傳揚「福音」及其「事蹟」,節錄為《新約聖經》,並合併「猶太教聖經」為「舊約聖經」,整合成「聖經全書」做為其「宗教經典」,其中以「新約聖經」為「最高」信徒生活及行為指引,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基督教會」。
[7:25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在2015年,有23億人口。該信仰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的教會可分為基督教會、新教、以及東正教教堂。 [1][2]其中最大的基督教教派是基督教會,有12億信徒。
[7:26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雖起源於中東,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西方國家自地理大發現以來對世界經濟及文化發展上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全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2012年的研究估計全球約31.5%的人口信仰基督教,信徒人口逾21.7億人,為世上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人數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各別信徒數目達2.4億與1.7億人[4][5],東歐國家主要信仰發源於東羅馬帝國傳統的東正教,然而現代土耳其已經伊斯蘭化,前蘇聯國家則因為共產主義影響東正教,至今尚在逐漸恢復。
[10:41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宗教,超過23億人口,佔信仰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基督教」的「
教會」可分為「基督教」、「新教」、以及「東正教」。
[10:51 pm, 27/09/2020] CK (Chun): 」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宗教,超過23億人口,佔信仰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基督教」的「教會」可分為「基督教」Christianit
。「東正教g」Easte
rn Orthodox 。
[11:05 pm, 27/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宗教,超過23億人口,佔信仰世界的三分之一。
「基督教」的「教會」,可分為「基督教」Christianity
、「東正教g」「
ste
rn Orthodox 。n
[0:14 pm, 28/09/2020] CK (Chun): Martin Luther (馬丁·路德)
[0:15 pm, 28/09/2020] CK (Chun): 馬丁·路德(德語: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德意志神學家、哲學家,原為神聖羅馬帝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的宗教改革[1] 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聖座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維滕貝格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良十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聖座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
[0:28 pm, 28/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成立之初「耶穌」已經為世人殉道,首任主教,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 13日當選[9]。
[0:39 pm, 28/09/2020] CK (Chun): 教宗(拉丁語:Papa),或譯教皇[2] [3](漢語圈教外者[4] [5] [6],韓國[7],日本[8],越南沿用之),是 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 13日當選[9]。
[0:40 pm, 28/09/2020] CK (Chun): 教宗[jiàozōng]
[1]泛中國地區通常把它和明末清初葡萄牙商人,傳道士在與本國政府進行的活動時使用的外交禮節稱為“羅馬教皇”( [2]教宗與教皇同人,但並非並非一個概念。教宗一詞見於早期基督教時期的基督教會內部,是基督徒對宗教領袖的愛稱 [3]天主教會使用“教宗”為中文譯名,中國大陸非天主教人士,以及日本和韓國則稱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皇為方濟 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中文名
教宗
[0:50 pm, 28/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成立之初「耶穌」已經被釘上「十字架」,流寶血為世人殉道。基督教的創教者,便是耶穌十二門徒之首 「聖彼得」Saint Peter,其時被稱為羅馬「天主教」,「聖彼得」便是「教宗」Papa,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 13日當選[9]。
[5:43 pm, 28/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成立之初「耶穌」已經被釘上「十字架」,流寶血為世人殉道。基督教的創教者,便是耶穌十二門徒之首 「聖彼得」Saint Peter,其時被稱為羅馬「天主教」,「聖彼得」便是「教宗」Papa,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彼得」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 13日當選[9]。
[5:46 pm, 28/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成立之初「耶穌」已經被釘上「十字架」,流寶血為世人殉道。基督教的創教者,便是耶穌十二門徒之首 「聖彼得」Saint Peter,其時被稱為羅馬「天主教」,「聖彼得」便是「教宗」Papa,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彼得」之位的後繼者,經過2000多年的承傳,至今已到了266任。
[10:10 pm, 28/09/2020] CK (Chun): 「基督教」成立之初「耶穌」已經被釘上「十字架」,流寶血為世人殉道。基督教的創教者,便是耶穌十二門徒之首 「聖彼得」Saint Peter,其時被稱為羅馬「天主教」,「聖彼得」便是「教宗」Papa,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彼得」之位的後繼者,經過2000多年的承傳,至今已到了266任。
[0:25 am, 02/10/2020] CK (Chun): 世俗化
[0:29 am, 02/10/2020] CK (Chun): 世俗化(Secularization)是西方宗教社會學提出來的理論概念,拼音是shìsúhuà。主要用來形容在現代社會發生的一種變化,即宗教逐步由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某些和深遠 影響退縮到一個相對獨立的宗教領域裡,政治,經濟,文化等尺度逐漸消除宗教色彩。
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用除魅(discenantment)來形容現代生活的理性化,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幹同時他不同的作品中一再提出現代社會世俗化的趨勢,他認為神聖性 跟機械連帶的社會控制機制在現代工業主體,個人主義盛行的社會中正統到侵蝕挑戰,必須尋找新的社會共識與神聖性。
中文名
這份由坎特伯雷總教區總主教史蒂芬·朗頓起草的《大憲章》乃封建貴族用來對抗英國國王(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約翰)權力的封建權利保障協議。
訂立《大憲章》的主因是教宗、英王約翰及封建貴族對王室權力出現意見分歧。《大憲章》要求王室放棄部分權力,保護教會的權力,尊重司法過程,接受王權受法律的限制。《大憲章》是英格蘭議會接收國王行政及立法權的端點。
約翰死後,亨利三世的攝政政府為了爭取支持,在刪除了一些比較極端的條款後,於1216年重新頒布了《大憲章》。到1217年第一次諸侯戰爭結束時,亨利三世頒布的《大憲章》成為了停戰協議的一部分。
1225年,由於資金匱乏,亨利再次頒布了《大憲章》,以此換取徵收新稅的權力。亨利三世的兒子愛德華一世在1297年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愛德華一世確認了《大憲章》是英格蘭成文法的一部分。
唉!呀華哥, 你 真係 貴人事忙,好少睇我嘅貼文啦!我從來都唔承認自己係 中國人,衹承認自己係 香港人! I am not a Chinese. I am a Hong Konger. 我甚至連香港人都唔係 ,我而家係 英國人。 I am British。
我係1953年出生於香港,所以係英國海外屬土公民,而且我根據英國國籍法(香港)1990,取得正式英國人身份,並於2005年舉家離開香港,定居於 哪裏有自由哪裏就是我的祖國 的英國。 我以身為香港人為榮,更以身為英國人為榮。 我由生至死,從來都唔係中國人。
無錯,我雖然是華裔, 但是華裔並不代表根據 中國共產黨嘅邏輯 ,我就自動成為所謂 中國人。 我身為華裔,並且繼承咗中華文化, 胸羅萬卷, 精通 秦文漢賦唐詩宋朝明曲清小說, 我運用華文創作嘅文章多達二十萬字, 我運用華文寫作既功力有目共睹 ,無需自我吹噓,但係我絕不引以為傲,只認為 係雕蟲小技, 並不認為係咩大成就 。
因為我認為 中華文化, 聯同其他古文明 ,例如 埃及文化, 印度文化 ,瑪雅文化 ,伊斯蘭文化, 全部都係 屬於 失敗嘅文明 , 真正成功嘅文化, 能夠在人類發展史突圍而出, 能夠不斷發展同埋現代化嘅, 只係希臘文明, 其他所有文化, 包括中華文化在內 ,都係被歷史淘汰, 唔值得學習嘅 失敗文明。
我係博通各國文化, 多才多藝 ,胸羅萬象 嘅世界主義者, 我對嗰啲認為中國文化係偉大文明嘅人, 我認為係目光如豆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目光狹窄,固步自封 嘅民族主義者。 中國嘅文豪 同外國嘅文豪比較, 中國 藝術 同西方藝術嘅比較, 簡直就係 侏儒同巨人之分, 有見識 有理解嘅人 就 清楚 知道, 唔識 唔理解 唔清楚 嘅人 ,根本唔需要同佢爭辯。
其實,中國嘅文化喺2500多年前嘅東周時代, 曾經 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 ,非常富有活力, 非常有發展嘅希望, 但係自從 東漢 廢絕百家 ,獨尊儒術以來, 中國就進入醬缸文化, 走咗入一條死胡同之內,永遠得唔到發展,直至今日嘅共產黨, 本質上仍然係 封建主義 嘅君主帝制, 幾千年來 嘅專制獨裁 , 從來都未曾改變過。 中國幾千年嚟嘅發展 ,其實只係浪費時間, 同 西方文明嘅一日千里 ,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馬克思嘅社會主義, 係「工人無祖國」 嘅世界大同 思想。 但係今日嘅 中國 共產黨, 就同馬克斯背道而馳 ,利用狂熱嘅民族主義黎作為統治工具, 用愛國黎麻醉 人民嘅思想, 共同 擁護共產黨嘅合法統治權。 呢種情況就同三千年來, 中國帝王將相 ,用孔孟嘅儒家思想 ,黎麻醉中國人民 擁護帝制一模一樣 ,只係 時代唔同咗 ,換湯不換藥啫, 因為用思想麻醉嘅方法, 黎管治中國龐大人口,係 成本最低,效益最高 嘅方法。
所以今日大喊 偉大了我的國, 以偉大祖國嘅建設為榮 嘅人, 以身為中國人為 驕傲 的人 ,全部都係中曬中共所播嘅毒的 狂熱份子。 當然 不可否認,中共40年來的經濟成就 ,以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的確係非凡嘅成就,但係 呢個 外表上嘅 偉大成就, 講穿咗,其實就依然係鄧小平嗰句 「讓少數人富起來 」而已, 實際上 人民收入 財富極度不均,大部分財富, 都聚積在一小撮 亦黨亦商, 共產黨權力中心嘅紅二代手上。 人民嘅生活嘅大幅提高, 完全係抆呢啲人嘅衫尾, 喺呢啲人嘅手指罅之間流出嚟嘅 小部分 財富而已, 但係卻處身於一個 制度極不公平, 專制獨裁 嘅社會裏面, 咁除咗係有咗錢 ,身光頸靚,揮金如土 之外 ,又試問 喺文化上, 喺 道德上, 喺思想上, 有咩值得 係稱得上 偉大嘅地方呢? 有咩係值得自豪嘅地方呢?
**************<*<**<***
呢句真喎!同我哋嗰一輩嘅 SOI, 個個都夠分合資格 攞居英權, 我申請嗰陣 ,撞口撞面 ,都見到曬佢哋 喇, 相信有幾十人咁多, 但係真正移民英國, 真係得我一個咋喎,多一個都無喎!
我諗最基本嘅原因, 係 因為佢哋根本係香港土包子, 對英國文化 完全 冇 認識 唔了解, 驚住過到嚟 格格不入,唔適應 呢度嘅生活。 佢哋係唔敢 離鄉別井 ,離開 土生土長, 佢哋熟悉嘅香港 土壤 ,同埋習慣咗嘅生活方式,轉而生活於一個 舉目無親, 有語言障礙 ,文化隔閡嘅地方,所以佢哋唔鍾意英國, 就算有居英權都唔敢使用。
我就完全唔同, 我係唐人腦袋 鬼佬思想, 即係黃皮白心 ,思想上全盤擁抱英國文化 , 我黎英國住同你哋返鄉下住一樣, 如魚得水 ,賓至如歸, 開心到不得了。
我熟悉英國歷史 ,多過你哋認識中國歷史。我了解英國文化, 多過你哋了解中國文化。 我嘅中文叻過哂你哋,都唔使講啦, 但係我嘅英文 都叻過曬你哋喎 !我講英文口若懸河 ,寫英文滔滔不絕喎!
除咗學識上嘅 巨大差距, 其中最重要嘅一點, 就係 我係用英文嚟思考, 唔係用中文思考嘅 。 所以我出口就成文 ,下筆就成章, 好似不加思索,唔使諗, 就可以講出地道英語 ,寫出地道英文 。
學習外國語言 嘅天字第一號秘訣 ,就係應該 要用外國語言嚟思考, 直接 組織句子, 唔應該 通過 翻譯本國語言黎 間接組織句子 㗎 。
咁即係話 ,你哋個個都係習慣咗 用廣東話 思考,將潛意識之中 , 腦海中想發表嘅廣東話 意思, 逐字逐句翻譯成英文。
所以你哋講嘅英文, 只有香港人至聽得明, 你地寫嘅英文,只有香港人至睇得明, 所以你哋叻到盡, 都叻唔過 google translate, 你地嗰啲唔係正式地道嘅英文, 鬼佬係 莫名其妙 ,睇唔明,聽唔明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