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5 December 2006

 

A08. 倫敦塞車苦與樂 Grief And Joy Of Traffic Jam In London






回到★【目錄】
 
 
香港乃彈丸之珠,面積僅一千平方公哩,車道全長亦祇得一千九百公哩,雖云境內設十條交通幹線,其實大部份均屬穿越鬧市,甚至海底隧道,速度上限止於時速五十公哩的尋常巷陌,祇有在高架公路或建築密度較低的路段上,才放寬時速上限到七十至八十公哩之間。唯一可以稱為超級公路,時速上限達到一百一十公哩的,恐怕衹有通往香港國際機場的必經之路,第八號幹線上的北大嶼山段。

然而此路實在太短,全長僅得十二公哩多一點,假若真的驅車以全速飛馳,不出數分鐘便跑畢全程,是超級公路在香港根本不成氣候,衹能算是聊勝於無。

英倫雖衹撮爾三島,但國土面積也廣達二十四萬平方公哩,與僅屬彈丸之地的東方之珠,不可同日而語。英國全國的道路數目實在太多,幹統計這一行的不才,一時之間也無從查証,然而總長度達四十萬公哩的車道之中,主要的幹線佔五十七條,總長度達三千五百公哩。這些穿州過省的幹線並不以名稱呼,一律以號碼編排,其上冠以「M」字,即 Motorway 的簡稱。英國交通史上的第一條長途超級公路「M1」,啟用於一九五九年,經過歷年擴建,如今由倫敦延伸至列斯,沿途四十七個交匯點,全長二百英哩。

「M1」雖最早,但郤非最長。全英國最長的一條超級公路「M6」,在在列斯特以南不遠之處與「M1」交接,向北穿越風光如畫的湖區,直搗蘇格蘭的卡列斯,沿途四十四個交匯點,全長二百三十英哩。有趣的是,「M6」在伯明罕路段所加建的一條全長二十七英哩的繞道,是英國唯一的收費超級公路。英國所有的超級公路均屬國營,由中央的公路局統一維修管理,可是郤不像法國的,除了「M6」這一小截之外,其餘均悉數免費使用。既有最長,便有最短。英國最短的一條超級公路「M898」,全長僅一英哩,位於蘇格蘭格拉斯哥以西「M8」的第三十號交匯點,用以連接當地道路。

英國的超級公路多修建於平原,然而在英格蘭北部,橫貫分居兩岸蘭開夏郡與約克郡之間的「M62」,為了要飛渡關山,跨越阻隔東西兩地的彭齡士山脈,在其第二十二號交匯點之處,竟攀升至海拔一仟四佰英呎,成為全英國處於最高山的一條超級公路。英國最寬廣的超級公路,則為途經曼徹斯特附近的「M61」,其上並肩而行的車線,竟有十七條之多,不但是英國之最,而且榮登堅尼士記錄大全,成為世界之最。

談到英國的交通,便無法離得開「擠塞」二字。英國交通最為擠塞的超級公路,位於倫敦希斯路國際機場以西,「M25」的第十三與第十四號交匯點之間。此路環繞倫敦而建,工程浩大,前後費時十一年,耗資九億英磅,全長達一百一十八英哩的路面,平均每哩造價高達七百五十萬英磅,不但是全英國最昂貴的超級公路,而且還是全世界最長的環形公路。

該路像一個直徑約三十英哩的一個大圓環,三百六十度的團團圍繞著倫敦,從英國無論何地往返首都,都衹得從其沿途的三十個交匯點進出,是以其交通繁重,擠塞自不待言。然而很不幸,倫敦的希斯路國際機場亦正位於「M25」第十五號交匯點的右側,朝貢首都的漫長車龍,復搭上絡繹不絕的機場運輸線,遂令到該路的交通擠塞程度火上加油,無可藥救。

「M25」的擠塞程度可說惡名昭著,倫敦人謔稱其外號為「停車場」而不名,特別是在上下班時份,車輛經常擠至水洩不通,寸步難移,超級公路變成超級慢路,好幾哩長的車龍連成一團解不開的死結,不單止費時失事,還令久候於車廂內的眾人心煩氣悶,燥得要死。

希斯路機場查實並非位於「M25」,而是在與其十字相交的「M4」之上。此路亦與「M25」齊名,彼此不相伯仲,都是倫敦極為著名的超級塞車公路。此路亦並非僅往機場,其實從倫敦城中直抵一百一十八英哩外愛爾蘭的史温斯,沿途共有四十九個交匯點,英國皇室的行宮温莎堡,位於其第六號交匯點,小兒愛往的歷高樂園,亦位於是處不遠。

不才退了休,在移民倫敦的悠閒歲月裏,除了在本報專欄,寫稿扯東拉西之外,還兼職學生監護人,驅車東奔西跑,不時接送留學此地的香港和國內學生,往返希斯路機場與學校之間。從香港飛到倫敦的國際航機,一般均在清晨六時前抵埗,由於時間比上班時出現的車龍還要早,僥幸至今尚未遇到甚麽大問題。然而從倫敦飛往香港的夜機,正好與下班的時間重叠。

那未便不得了,不才載著學生前赴機場的小車,經常在「M4」的第一號交匯點,與及其接駁入口的「A4」路段,身陷重圍,動彈不得,原本衹應三十分鐘的車程,往往要耗時三句鐘以上,方能到達。可憐的不才未老先衰,尿多意頻,時常在途中被逼至忍無可忍,哭笑難分,無辜接受如此不堪的虐待,真是慘無人道。

交通動脈大瘀塞的情況既如上述,應該以近百哩時速飛馳的超級公路上,竟然也擠塞至忽行忽止,甚至停滯不前,超快公路竟然變成超慢公路,實在令人非常氣惱,啼笑皆非。地域性的交通擠塞,亦幾乎無處不在,城市裏的大街小巷,亦經常擠得水洩不通,寸步難移。塞車的緣由,其實衹出於一個,便是國內車輛太多。

根據英國政府出版的統計資料,截至二零零六年年底,英國的人口總數為六千餘萬人,全國各類汽車的總數,則為三千三百萬輛,人口與車輛的比例約莫為二對一,亦即是每兩個人便擁有一輛汽車。每年新登記車輛的總數為三百萬輛,亦即是新車的銷售數量,每個月高達二十五萬輛。至於舊車的買賣,雖然沒有正式的統計數據,但據業內最保守的估計,每年大約至少一千萬輛。縱觀上述的數字,可見此地車輛數量之多,相對於英國這樣的一個蕞爾島國,不可謂不驚人。看官們亦可以從中看到英國人對汽車的需求程度,想像到這個數量的汽車對路面交通所施加的壓力。

在香港,對付交通瓶頸的方法,通常都是多建天橋和隧道,增快汽車的流量。然而在英國,為了不欲破壞傳統的景觀,甚麽也不能建,除了濫收牌費和入城費,籍減低塞車之名來斂財之外,完全束手不顧,任由駕車者自怨自艾,自生自滅,廣大人民群眾實在忍無可忍,天怒人怨。事實上,這種結構性的交通擠塞,並非僅令咱們小市民費時失事這般簡單,而且會大幅降低國民生產力的成本效益,影響英國在國際上的競争力,對經濟發展殊為不利。一個對人民負責的政府怎可以這樣袖手旁觀?理應集思廣益,眾志成城,切切實實的想個辨法去解決,方屬正途。


不才所居之地位於倫敦南郊十餘哩,遠離市中心,接載小兒至學校之路亦長僅兩英哩,但每天早上驅車郤耗時三十至四十五分鐘,比步行還要緩慢。不才通常每天都把三文治和水果包好,兼且攜帶橙汁和汽水等飲品上車,車內播放著鄧麗君名曲,一邊行車一邊好整以暇地享用早餐。通常早餐吃畢還未塞完,那未便取出牙簽剔牙,牙剔完還在擠塞,於是便剪指甲,挖耳屎。諸事完畢之後仍在擠塞,於是便進行滋味無窮的挖鼻孔,把積聚了整夜的鼻屎逐點逐點的挖出,在指尖搓呀搓的揉成黑色的一小團,再扭下車窗玻璃用指尖向外激烈彈射。正在隣線一同塞車,亦同樣接載小兒女上學的駕車洋婦睹狀,不禁花容失色,放聲尖叫,在下向其裂嘴獰笑之餘,還向後座洋童扮其鬼臉。人生短促,時光寶貴,塞車縱然苦悶,但假如善加利用,還是可以有所成就的,此之謂不才倫敦塞車的苦與樂。

 

回到★【目錄】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